我国医养结合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国医养结合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结合,旨在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照护服务。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医养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image.png


一、医养结合政策的演进

我国医养结合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自2013年国务院首次正式提出医养结合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发展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推动医养结合”,标志着我国医养结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卫健委、民政部等部门相继发布了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在基层的落地。

image.png

二、医养结合的内涵与实践

“医养结合”的核心理念是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整合,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实现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的一体化。在实践中,这种模式通常表现为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结合,或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服务的融合。


三、医养结合的发展现状

1. 取得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养老床位829.4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518.3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床位311.1万张。同时,各地还在试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此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明显加大,推动了医养结合服务的快速发展。

image.png

2. 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养”的专业性不足。大多数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但家庭照料者普遍缺乏必要的护理技能培训和支持服务,导致康复护理服务供给存在缺口。二是“医”的支撑力不足。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仍以疾病治疗为主,预防性和延续性医疗服务发展不足,导致老年人在健康管理和康复护理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三是医养资源统筹机制尚不健全。在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中,护理服务到不了家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系统间评估信息共享互认和服务提供还缺乏制度性衔接合作机制。

image.png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优化医养资源配置

要聚焦关键问题,优化医养资源配置。应加大政策创新和激励力度,提升养老服务的宜人性和专业性。同时,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护航作用,以医助养,共同推进健康养老、幸福养老。此外,还应注重补齐老年医疗护理、安宁疗护设施资源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的短板,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新增或转型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

image.png

2.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社区化发展

持续推进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居家服务体系是普遍趋势。需在机制层面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协同机制,形成顺畅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运行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的统筹能力,整合辖区内医养资源,统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和家医签约服务联动发展。

image.png

3. 完善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

医养结合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各主体间有更多协作联系,形成行政、市场和社群互补嵌入性的格局。在政策制度层面,要统一公共政策服务补贴的尺度,建立评估数据共享和结果互认机制。同时,要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设立医养结合培训基地,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image.png

五、结语

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医养资源配置、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社区化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管和服务质量管理,确保医养结合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收起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