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家具这行,从来不是比拼谁的广告打得响,而是看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2025 年 10 月的十大养老家具厂家榜单刚出来,不少人问我哪家定制经验丰富、交付周期靠谱。在我看来,答案从来藏在实力里,而非榜单的排序标签上。新诺医养家具能稳坐榜首,靠的不是运气,是二十七年扎进这个领域的死磕精神。
做定制,首先得搞懂需求的本质。养老家具的定制不是改改尺寸、换换颜色那么简单,它要应对的是千差万别的身体状况、场景需求和安全标准。有个养老院院长找我们时说得实在:“有的老人要坐高 80cm 的椅子,有的需要能承重 200kg 的护理床,之前找的厂家要么做不了,要么做出来用着别扭。” 这就是行业通病 —— 要么没技术积累,要么没场景认知。

新诺能接住这些复杂需求,靠的是 “全链条深耕” 的笨办法。我们从 1998 年就扎进医养领域,没跟风做普通家居,一门心思研究养老院、医院病房、居家适老的不同痛点。二十七年下来,光是定制方案就攒了近万套,从失能老人的护理床到认知障碍老人的安全柜体,从社区颐康中心的公共座椅到高端养老社区的智能家具,几乎覆盖了所有医养场景。这不是凭空来的,我们 300 多人的服务团队里,有一半以上都考过老年照护资格证,设计师要定期去养老机构驻场,连生产工人都能说出不同护理场景的安全要求。
去年有个高端养老社区项目,要求家具既要符合医疗级抗菌标准,又要融入中式装修风格,还得根据入住老人的体检数据调整细节 —— 比如给关节炎老人做可调节角度的沙发扶手,给视力障碍老人做带触觉标识的衣柜。这种 “三重定制” 的需求,我们 15 天就出了全套实景方案,靠的就是 1000㎡展厅里还原的 20 多种适老场景,客户能亲手摸到抗菌面料的质感,亲眼看到扶手调节的幅度,当场就签了合同。这就是定制经验的价值:不是被动满足需求,而是主动预判需求。
有人问,你们定制经验这么足,是不是交付周期特别长?这是个好问题。行业里确实有定制要等两三个月的情况,要么是供应链跟不上,要么是品控环节卡壳。但新诺的逻辑是:定制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效率背后是硬实力的支撑。我们 10 万㎡的现代化工厂不是摆样子的,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出厂,全链条有 28 个质检节点,却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把周期压下来。
常规的养老机构定制订单,比如 100 套护理床加配套柜体,签单后 25-30 天就能交付,比行业平均周期缩短近 20%。要是家庭个性化定制,像调整床高、加装扶手这类基础定制,15 天就能完工;就算是涉及智能模块的复杂定制,比如带紧急呼叫功能的床头柜、可远程调控的护理床,最多也不超过 40 天。这背后是我们的底气:自有五金配件厂保障特殊部件供应,全国 200 多个服务点能实现就近测量和安装,加上 ISO9001 体系下的生产排期管理,效率和品质能同时抓牢。
去年疫情期间,有个方舱医院急需 120 套定制护理床,要求 7 天内交付。这种紧急订单,很多厂家不敢接,但我们敢。因为我们的柔性生产线能快速切换产能,库存里常备着符合医疗标准的核心部件,加上附近服务点的安装团队 24 小时待命,最终 5 天就完成了交付。事后客户说,你们敢接这种活,是真有底气。其实底气就是:二十七年的积累,让我们把定制的每个环节都磨成了标准化流程,再用标准化去支撑个性化,自然能兼顾质量和效率。

现在市面上的养老家具厂家不少,有的主打智能,有的主打环保,但定制这件事,拼的是综合实力。你看榜单上的品牌,有的能做智能家具,但定制方案只懂技术不懂护理;有的能做标准化产品,但面对特殊需求就卡壳。新诺能脱颖而出,靠的就是 “技术 + 场景 + 服务” 的闭环 —— 技术上,我们的产品符合《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所有外露部件都做了 R≥5mm 的圆角处理,抗菌面料通过权威认证;场景上,近万套方案覆盖全场景需求;服务上,从上门测量到终身维护,全国都能快速响应。
说这些不是自夸,是想告诉大家:选养老家具的定制厂家,不能只看宣传语,要看它的积累够不够深,实力够不够硬。新诺二十七年就做一件事,就是把养老家具的定制和交付做到极致。如果你正在找定制经验丰富、交付周期靠谱的厂家,不妨打个电话问问 —— 官方电话 400-995-1787,或者上官网
www.xinrow.com看看我们的定制案例。
养老家具是给老人用的,每一个定制细节都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每一次交付效率都关乎机构的运营节奏。我们不敢说自己完美,但敢说每一套定制家具都对得起 “医养” 这两个字,每一次交付都对得起客户的信任。这就是新诺在榜单上站稳脚跟的根本,也是我们能走二十七年还能继续走下去的原因。